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R09 做人的方法(11)──適合做黑心產品的想法

這幾年時常看到大陸許多黑心產品的新聞。這些黑心產品都具有相同的特色:從外表上看起來與正常的產品無異,但是內部所使用的都是劣質的替代品。同事們聊天談到這個話題,我搭腔道:其實製作黑心產品的人很適合來做專案,因為只要讓系統能通過客戶的檢驗即可,等到客戶使用另外的方式來測試時,才會發現裡面是亂做的。

沒錯,讓系統在表面上可以通過使用者的測試,正是驗收的關鍵;也由於客戶通過驗收與否事關專案的成敗,使得非常多的人僅把這個目標作為開發系統終極方向。功能的劇本內有些程式有誤造成表現出來的不對,就加程式把不對的部分補做成對的;有些該關起來的視窗因某些判斷不對而保持開著,就加程式判斷若開著就硬把它關掉。沒有找出分歧出錯誤的岔路卻硬加多餘的程式將表面補成對的,如同將眼前漏水的洞硬補起來後,終將發現水還會從其它的地方漏出來。

在龐大的系統裡要找出真正的錯誤點的確很難,也難怪很多人都求快速地在外面補正錯誤,不過卻也因為這種想法造成系統疊床架屋又難以理解。(在寫Log分析程式時我也曾偷懶直接刪除一些轉出後有少欄位的記錄,而沒有去找出為什麼會有漏掉欄位的資訊)以同樣的思維應用在生活的事物上,就會出現許許多多表面只應付檢驗,骨子裡卻失去本意的替代性作法。

凡事如果只看自己的需要,卻沒去注意萬物來去的流向與意義,終將只能做出半調子的成果來。

註:客戶將幾個專案的廠商人員集中在一個樓層,我一直發現垃圾筒裡有很多可以回收的紙製容器與塑膠容器,前幾天終於受不了貼張紙條提醒那些在清洗後是可以回收的,這幾天觀察是有些改善,但是還是有很多直接丟進垃圾筒的可回收容器。如果人的思考方式已經定型下來,要改變實在是太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