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X22 關於○○,你瞭解了多少?

前幾天在聯合新聞網上看到一篇報導:爭拔河起源 女研究生舌戰日韓學者

「拔河」起源於中國、日本,還是韓國?在今年四月的「拔河節」上,日、韓兩國學者為此爭得面紅耳赤,他們紛紛引經據典稱「拔河」是自己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歷史的熊夢霞知道「拔河」運動是最早源於楚國的「牽鉤」,當時是配合水戰的一種軍事技能,在從隋唐、五代、元、明、清時期都有很好的一直傳承下來。所以當時她大膽地站出來將所掌握「拔河源自中國」的證據在現場陳述。

「你這麼年輕,研究過多少國家的拔河文化史?」一個日本專家向她反問。很自然地,研究過許多相關範圍的專家總會反問這麼一句話,情境一如我提出自己想法時,無論是鑽研理論的主管或是實務豐富的同事會講的話語。她雖然沒有對中國的拔河文化進行過系統考證,對韓國、日本拔河文化也不很清楚。「但是我至少要講出我自己所知道的真相情況,讓在座的人知道,拔河很有一種可能就是起源自於中國!」

在會場上她的這個「插曲」,讓日韓學者們達成共識要重新繪製拔河文化發展的歷史圖譜。不過在現實上,縱使看到一些“似乎”可以改進的地方,但若不讓自己的程度提升到與旁人相近的水平,無論說什麼都沒人會理睬的。這陣子被指派撰寫技術研發計畫書的工作,在公司的佈局之下不斷地涉獵所謂的“標準”同時參加外面的課程;以往落後的知識還是需要努力去追趕回來的。

未來的某一天,總是要在別人質疑自己對○○懂得多少時,能夠輕鬆地回答說:“我看過也實作過,很清楚○○的優點與潛在問題才這麼說的。”才有辦法讓別人認真聆聽自己的想法。

註:關於韓國努力地申請世界遺產之事,這裡有篇報導。擔心「被韓國」 就怕丟正宗地位 對於這個現象,以下的故事或許有人能看出終極的解決方法(強調:我什麼都看不出來。無論看出什麼,都是你自己的精闢見解,與我無關!)

有一個富翁得了無藥可救的重病,唯一的獨生子此刻卻遠在異鄉。當他知道死期將近時怕僕人侵佔財產,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遺囑︰”我的兒子僅可從財產中先選擇一項,其餘的皆送給我的僕人。”富翁死後,僕人便歡喜地拿著遺囑去找主人的兒子。富翁的兒子看完了遺囑想了一想,就對僕人說︰”我決定選擇那一項,就是你。”這聰明的兒子拿到父親全部的財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