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X12 精確地拆解、完全地對應(4)──記錄的內容

從寫計畫書時的拆解目標到記錄安裝手冊的步驟,最近感覺慢慢地開始喜歡撰寫文件。主要因為發現無論是目標的拆解或是一堆軟體的安裝,都是將許許多多的物與關聯運用平鋪直敍的方式來記錄;套用將人視為電腦的觀念,就像在制訂匯出的規範(決定匯出的順序與內容),讓匯出的資訊進到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還原前人腦中的想法。

●第一個考慮的是全部的範圍。根據需要安裝的軟體、需要的環境設定、專案的參數定義與需要完成的特定事件來思考並加以歸類;未來每一個項目都要製作對應文件說明。在這裡可以想像是Use Case的定義與群組化,再加上循序漸進地順序佈置以建構閱讀者對整個平台的瞭解。

●對於每一個說明點的內容,意義上與用文字敍述的功能劇本差不了多少。準備的檔案與起始狀態、每一個步驟的忠實記錄並佐以圖檔、每一步驟後的狀態檢查、還有最後完成的狀態與驗證,都是需要記載於文件的內容。其中若有小目的需要用多個步驟才能完成,應加以群組起來說明較為清楚(很像是寫程式時將多行群組為一個方法)。

●有時會需要兩層式的文件才能說明一件事。例如建置一個Maven專案的流程要在Eclipse上新建Maven專案、設定subversion儲存庫再share project,倘使流程文件直接記錄每個步驟,就會發生其他流程要使用設定subversion儲存庫這個步驟的說明時,不知是要參照其中的步驟(只參考流程的一部分)還是自己建立新的說明(重覆的資料)好。我的解法是每個步驟都拆到對應軟體的操作手冊裡,再從流程內容參照過去;整個流程需要輸入的資料則記錄在流程文件裡,畢竟那是該流程特有的內容。

在移交開發平台的過程中,曾經為了兩個沒有記錄到的小步驟,用了一個工作天才感覺似乎少了些什麼,一天之後才確認真的有缺少。記錄兩個小步驟只是幾分鐘的時間,但是可以省下不應花費的一天;用這個例子提醒自己撰寫文件的價值與影響,自然會時常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態力求完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