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於主力的客戶領域設計了重用的產品,好幾個專案共用同樣的設計架構(Framework),架構裡放置了許多以前專案經驗的元件。原本期望讓以前作過的東西在未來可以不用再花精神製作,但是因為開發的時程不足造成分層的佈置不夠完善與說明文件不夠詳盡,使得新人的學習曲線變得十分漫長。
依我所見,系統分析定義的流程動作不夠完整、系統設計沒有放置應有的對應函式、產品提供的函式說明不夠清楚,使得每一段負責的人都沒有辦法快速且正確地堆疊出達成需求的完整計畫。雖然說對於產品的瞭解是根據各人自己的學習,但是沒有層次條理又沒有足夠說明的產出,要只依靠追蹤程式碼以及口耳相傳來傳承想法的話實在是事倍功半的。
在支援專案的期間,有許多成員問過我很多關於產品的問題:大到一個元件的完整生命週期內容,小到一個屬性的意義,在在都能發現他們的所知都只侷限在他們曾經做過的功能上。架構與底層提供什麼?可以怎麼使用、怎麼操作?在專案上要怎麼應用、怎麼延伸功能?這些內容描述的不清楚,對成員來說都如同霧裡看花般難懂。
就像現代年輕人對於中文一樣,認識字的形、音、義不多,詞的意義與使用情境也瞭解很少,對於文字基本單位的認知過少,在組織文句的時候可以使用的基本字詞相對地就很少,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期待有流暢且意境深遠的作文產生呢?這也正是專案裡普遍所見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