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國內時,時常會疑惑為什麼有很多人在中文語句裡夾雜著英文單字,明明那些單字都有標準的中文名稱;那個時候都會要求自己說話時儘量使用中文單字。
在2007/11起與大陸的團隊一起進行開發,在討論與溝通的同時發現我說的話有時候他們無法明瞭,後來才發現是因為英文單字在大陸與台灣翻譯的用詞不同造成的。與其把話完全說完後才發現沒法溝通而重說一遍,倒不如直接把專有名詞全部置換在句子裡表達還比較快速;發現了這個道理之後,對他們表達的溝通內容就完全改變。
想像有本巨大的百科全書,裡面收集世界上所有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等,對一種語言來說,當你知道越多物件在該語言的名稱就有越多可使用的候選單字;在越多狀況下能夠用該語言表達自己的意義並且聽懂別人的表達就是越熟練的證明。
從根本來看,對每一種物品、動作、形容……如果可以輕易答出它在該語言下的念法,就更可以輕易地把自己的想法用該種語言的表達。而在溝通的過程中,由於每種語言對同一物件的形容不同,如果擔心產生誤會的話就使用大家都統一的英文來描述它。
註:倘使把字詞的本體想像為該物件的Interface,那麼各個語言下該物件的名稱就很像是該物件的實作。字典是收集指定字數內所有字詞的集合,各種字典內都具有該語言下所有字詞的名稱;把字詞名稱視為Object,字典就像是提供所有物件Interface實作的Factory。再往上看,我們在不同語言的需求下會取用指定語言的字典(Factory),這種選取的動作正是Abstract Factory的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