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與歷史雖然被分為兩門功課,但是兩者之間的關聯是非常密切的。地理描述了地殼的特質,包括了地形、礦產、種植、畜牧、城市等等;歷史描述的是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時發生的重大事件,包括產生的原因、事件的內容與日後的影響。
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地形、氣候與礦產是位於最下方的靜態層次,城市、畜牧與種植是人類決定在此處生活後才有的中間層產出,最上層則是種族與戰爭、遷徙等歷史事件的發生。人類受地形影響決定在哪裡建造城市、在哪裡種植與畜牧,但人類的歷史同時也改變這些;人類可以改變小部分的地形,地形變化在人類歷史中雖很少發生,卻會改變該地大部分的人類(例如龐貝城)。
這兩門功課在求學階段裡都是硬背硬記度過的,主要是因為課目被切分為本國地理、世界地理、本國歷史與世界歷史,每位老師都很認真地教他們負責的科目而忽略了說明彼此間的影響,連帶地讓我沒法去融會貫通世界的平衡。
前陣子在觀看介紹圓明園的DVD時,裡面帶到建造圓明園時與乾隆死後的幾十年間,歐洲各國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等),相較之下才更明白在某段時間裡各國的演變與之後發生事件的關聯。相信唯有明白在每塊地形上的人類在同一個時間點時各發生了些什麼事,才能對接下來的世界局勢走向有更清楚的掌控。
註:高中時選讀的是自然組,國中與高一的地理、歷史都是在課本上硬畫重點強記而及格的,因此以上僅純屬個人推測的結論。如有人看後嘗試不同的讀法而導致死當的話,本人概不負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