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C23 做事的方法(6)──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小朋友們與爸爸開心地互相逗弄著,家裡充滿了歡樂的笑聲;忽然間電話響了,老板打來跟爸爸說明天到公司辦資遣手續。掛掉電話後,小朋友繼續想跟爸爸玩,結果被爸爸大罵一頓,結束了快樂的時光。

小朋友們做的動作是前後一致的,為什麼會得到不同的反應?很明顯地是因為有一通電話對爸爸傳遞指令造成了改變,因而使他的心情變化進而對同樣的事件有不同的對待。小朋友像使用者,進行同樣的操作動作;電話就像是參數的改變,讓爸爸像系統的處理般與之前有所差異。

在生活裡有兩個方向可以考慮:當別人的反應模式改變時自己該如何面對,與如何利用方法來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古人訓示裡的察言觀色與見機行事是教我們如何觀察他人的改變並因應行動;某個功能本來可以印表的,但剛剛有人暫時把印表機拔走,如果此時使用者還是硬逼成系統要列印,那麼這個使用者通常會被歸類為“白目”型。

當希望讓某人做出自己期望中的改變時,我們會設計讓那人照我們的想法去做,古代流傳的說客故事呈現的是這個事實。若期望在某個功能裡可以依照特別的想法去改變處理流程時,我們可以安排參數的存在來造成這樣的影響。

見機行事,機可以是既成事實的反應動作,也可以是我們期望要發生的反應。無論如何,只要有變化存在就必須投入相對的努力與資源總是不爭的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