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架構必須在很多地方維持不變的才能持續運用相同的工具來開發,這在運用自己程式建立的系統架構上比較難達成。原因是在進行客製化的開發常會改寫原先的設計(尤其前次開發堅持只做滿足需求的最低設計時),要讓系統架構維持住原有的運行模式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還要滿足讓工具持續原有的開發方式?工具有很大部分必須是依賴系統架構來決定作法,以滿足執行需求的想法來開發系統是不可能設計出好用工具的。
使用別人做好的框架可以加快開發速度,因為其他人已經將他們的經驗值包裝在框架軟體裡,甚至還提供對應的編輯器來輔助,這時工具的重點就落在框架上因應專案而自行開發的部分。開發者當然可以什麼都不定義而只確保系統能執行就好,但是若希望運用工具來管理更大的開發範圍,商業模組化的設計加上貼近開發人員思維的定義勢必是考慮的重點。
將使用與實作切割好的話,還有機會達成只使用一套工具卻可以產出不同系統架構使用內容的理想工具。在工具上定義好系統可以做的所有“事”,在將匯出編輯結果時根據定義好的範本(虛線框的部分)產生適合在不同架構下運行的內容。倘使工具的範本再進化為可以因應不同硬體架構且能夠選用不同技術組合的各種不同範本,那麼只要再管理好資料與程式邏輯部分,就有可能只運用一套工具來開發各式各樣的系統。
這個理想工具雖然目前只是推測,但是在邏輯上推演卻是有可能實現的,不過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這種龐大且複雜設計大概就只能想想而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