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例子裡,為了同步同一階層人員的想法建立的同步機制,相當於建立了一個“物”;而一個新“物”的產生所增加的“事”,至少需要讓不同角色的人知道怎麼使用,還有維持其運作的管理與維護。使用關係到個人怎麼操作,是每個人都必定要會的,但是管理與維護的工作卻不是明確屬於任一個人的。
在一個團隊裡要做的事非常多,明確屬於個人的責任就是自己所該做的,另外還有許多是沒法歸屬責任或是多人共同用到的。觀察人們面對那些公共事項時的反應是很有趣的,當然大多數人的心態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拼命地閃躲或是推卸責任讓別人來負責。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很正常的。
將視野提升到專案來看,當人們都自掃門前雪時就表示著那些事可能落在不適任的人身上,或者是被敷衍地完成,進而造成做出的結果並不符合眾人真正的期待;倘若很不幸地這些公共建設沒有做好時嚴重影響到日後每個人的工作方式與效率,就會造成深遠的影響。對於管理者來說,看著成員們動不動就說“那不是我負責的”或“我不知道”時,也會有深深的無力感吧。
在專案裡客戶會打電話過來問些問題,若詢問的對象不在,接電話的人通常會說那是誰負責的,然後就幫忙留話。這樣做當然沒有錯,假如態度積極一些,直接問清楚要問的問題後再問負責的人細節後再回覆客戶,對專案來說代表著反應機制的迅速,對個人來說可以多知道一件事情。具有如此積極態度的團隊,無論士氣或是效率都會提升很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