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的處理約略分為三個層次:靜態的Class與Method宣告、Method內動態程式收集、還有現在要討論的修改記錄列表。我們期望所有的修改在依照規定作好註解之後也能夠被這個工具分門別類地收集在註解裡,然後使用修改追溯的功能找出全部應該測試的範圍。
每一次的修改都應註明日期,版本屬性可以使用人工填入,或是在統一處理的時候依照版本時間來區分該次修改屬於哪一個版本。修改可能是Method的宣告或內容修改。對問題單而言,根據此單號修改的部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對Method而言,把屬於自己的修改資訊收集起來就是全部修改歷史;對版本而言,落在指定時間範圍的註解就是這次版本所有的修改。
原先的修改記錄都是手動撰寫在另一份文件或是問題單管理系統,要說明修改的原因同時附上修改問題時動到的程式碼片斷。之前在維護公司系統的時候,修改程式與單元測試如果花費一個單位的時間,那麼比對與commit程式加上填寫修改報告就大約要再花費半個單位的時間,對效率的影響是很大的。
製作自動產生修改報告文件的工具可以增進維護人員的效率,再搭配後面所提之修改處對應的測試範圍更能保證精確地測試到應該測的部分。不過要達成這些功能的同時,需要先嚴謹地定義各式註解代表的意義與擁有的欄位,才能令處理工具正確地處理程式碼的各個區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