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現實面來看,設計都希望有設計文件的產生。如果依照一般的方法論在先作出設計文件,在實作或測試發現設計有錯誤的時候,除了改程式之外還要多出修改文件的動作;如果直接把想法寫成程式,在完成系統後還要再依程式內容重新寫出文件。
依照我的程式結構,流程是被集中在一個Method裡的,此時運用Java構文解析可以有三個方向可以努力:一個是分析出使用到的其它元件、一個是把流程轉換為流程設定檔,另一個則是將流程輸出為流程圖。當然,首先要做的是把程式碼讀入到處理的程式裡;目前可以運用的技術是JDT。
定義好規則之後,才能寫出對應規則的程式,再運用可以處理規則程式碼的元件產出我們要的東西。讀入程式碼後,我們可以按照需要輸出;以產出流程圖為方向的需求下,只要找到提供適當API的工具,就可以依照程式碼解析出來的內容產生對應的表格。
這樣做的好處是程式不管怎麼修改,只要符合規則就可以立即產出對應實際內容的文件(關聯與流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